2008-04-05 15:00:16來自: Harry (黃曉星)
從2004年成都第一所華德福幼兒園和學校開始到現在,已經走過四個年頭。在這四年中,華德福教育從一個幾乎沒人聽說過的名字到現在,很多關心教育的人如果說沒聽說過華德福教育,也許會被人認為落後了。如果你有小朋友的話,別人會用“你華德福了嗎?”來問候你。而且,很多人不但過了華德福的“敏感期”,到了“過敏期”。我說是到了“過敏期”是他們對華德福教育的誤解太多了,一提到華德福就有人打噴嚏,同時,也有人接受了華德福之後,幾乎顛倒了他們的生活。
1,“我小時候在農村原來的樣子就非常華德福了!”
這樣的觀點是由於華德福教育提倡自然和天然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更豐富和貼近人性。但是,小時候在農村原來的樣子只是外在的環境而已,外在的東西不能說明其本質。西方比較早的華德福學校幾乎都是在城市裡,如倫敦、紐約、愛丁堡和東京等地的華德福學校,他們沒有自然和天然的環境也可以辦成華德福學校。
2,“把教室佈置成華德福教室,課程按華德福的走,這樣就可以搞一個華德福班。”
這種做法在全球的華德福教育發展中還沒見過,應是具有中國特色。華德福教育不是在形式上模範就“華德福”了,用世界華德福幼兒園聯盟主席Susan Howard的話說:華德福教育的本質因素實際上是教育者本身,她塑造和影響著兒童的環境,她不僅是通過各種佈置、活動以及一天的節奏來,最重要的是教師個人的特質以及她與外界的關係,包括她與兒童、幼兒園裡的其他成人、家長和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以及自然界的各種生命活動之間的聯繫。
這些特質,包括外在和內在的態度和表現,滲透在兒童早期教育的設置之中並深刻地影響著兒童,而她們是通過模仿過程來吸收這一切的。這些童年經歷的後果會在兒童成長的後期通過其身體素質、行為傾向以及對待生活中的機遇和挑戰的態度上表現出來。如把教室佈置成華德福教室,課程按華德福的走,就能達到這種效果,那麼,華德福教育也就太容易了。
3,“華德福教育不提倡看電視,遠離現代文明,回到原始狀態。”
華德福學校開始的時候是1919年,那時沒有電視。但是,有了電視之後,不僅僅是華德福不建議小孩看電視,是很多主流的醫生和老師通過不少的研究和觀察得到的結論。
再說,華德福教育只是建議9歲以下孩子遠離電視和電子媒體 。不是提倡一輩子不看電視。華德福教育比較強調教育中人的因素,通過電子化的工具教學都不能給孩子直接的體驗,到了初中和高中以後,他們要充分利用和掌握電子化的工具。
從2004年成都第一所華德福幼兒園和學校開始到現在,已經走過四個年頭。在這四年中,華德福教育從一個幾乎沒人聽說過的名字到現在,很多關心教育的人如果說沒聽說過華德福教育,也許會被人認為落後了。如果你有小朋友的話,別人會用“你華德福了嗎?”來問候你。而且,很多人不但過了華德福的“敏感期”,到了“過敏期”。我說是到了“過敏期”是他們對華德福教育的誤解太多了,一提到華德福就有人打噴嚏,同時,也有人接受了華德福之後,幾乎顛倒了他們的生活。
1,“我小時候在農村原來的樣子就非常華德福了!”
這樣的觀點是由於華德福教育提倡自然和天然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更豐富和貼近人性。但是,小時候在農村原來的樣子只是外在的環境而已,外在的東西不能說明其本質。西方比較早的華德福學校幾乎都是在城市裡,如倫敦、紐約、愛丁堡和東京等地的華德福學校,他們沒有自然和天然的環境也可以辦成華德福學校。
2,“把教室佈置成華德福教室,課程按華德福的走,這樣就可以搞一個華德福班。”
這種做法在全球的華德福教育發展中還沒見過,應是具有中國特色。華德福教育不是在形式上模範就“華德福”了,用世界華德福幼兒園聯盟主席Susan Howard的話說:華德福教育的本質因素實際上是教育者本身,她塑造和影響著兒童的環境,她不僅是通過各種佈置、活動以及一天的節奏來,最重要的是教師個人的特質以及她與外界的關係,包括她與兒童、幼兒園裡的其他成人、家長和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以及自然界的各種生命活動之間的聯繫。
這些特質,包括外在和內在的態度和表現,滲透在兒童早期教育的設置之中並深刻地影響著兒童,而她們是通過模仿過程來吸收這一切的。這些童年經歷的後果會在兒童成長的後期通過其身體素質、行為傾向以及對待生活中的機遇和挑戰的態度上表現出來。如把教室佈置成華德福教室,課程按華德福的走,就能達到這種效果,那麼,華德福教育也就太容易了。
3,“華德福教育不提倡看電視,遠離現代文明,回到原始狀態。”
華德福學校開始的時候是1919年,那時沒有電視。但是,有了電視之後,不僅僅是華德福不建議小孩看電視,是很多主流的醫生和老師通過不少的研究和觀察得到的結論。
再說,華德福教育只是建議9歲以下孩子遠離電視和電子媒體 。不是提倡一輩子不看電視。華德福教育比較強調教育中人的因素,通過電子化的工具教學都不能給孩子直接的體驗,到了初中和高中以後,他們要充分利用和掌握電子化的工具。
小的時候沒有必要去接受太多信息,太多信息未必見聞廣,見聞廣並不代表知識豐富。孩子需要充分體驗學習到的知識,從體驗中學習才能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這樣的知識才是他們真實的體驗。
4,華德福出來的孩子不能適應考試,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生活
首先很多孩子在任何學校本來就不適應考試,在公立學校也考試失敗,可是去了華德福就很好,從華德福出來之後,也許不適應考試,也許會適應考試。任何學校都只是口頭保證考試沒問題,可是,結果考試失敗了,有問題了也沒辦法,去找學校算賬嗎?華德福學校一般不會口頭保證考試沒問題,只是,在畢業前給孩子做好充分的準備。
目前,大多數普通大學畢業生都感覺到很難進入現代社會生活,不適應社會也得要適應,還沒聽說有人回去找學校算賬,因為他們當時,無論是小學,中學或大學,都說是為了培養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而吸引到學生的。為什麼,要華德福學校來保證華德福出來的孩子要能適應考試,能適應現代社會生活呢?那麼學校保證了又能說明什麼呢?最近,美國又對華德福畢業生做了一次大規模的調查,結果非常令人吃驚。請http://74.125.127.132/translate_c?hl=zh-TW&sl=zh-CN&u=http://www.whywaldorfworks.org/documents/Survey_WaldorfGraduates.pdf&prev=/search?q%3D%25E8%258F%25AF%25E5%25BE%25B7%25E7%25A6%258F%25E5%25B0%258D%25E8%2587%25AA%25E7%2594%25B1%25E7%259A%2584%25E5%25AE%259A%25E7%25BE%25A9%26hl%3Dzh-TW%26client%3Dfirefox-a%26rls%3Dorg.mozilla:zh-TW:official%26sa%3DN%26start%3D80&rurl=translate.google.com.tw&usg=ALkJrhjTHgt9hBoc8pSCj9HLpmrsdCKB6Q fworks.org/documents /Survey_WaldorfGradu ates.pdf
5,華德福只適合文學和藝術類的孩子。
根據北美華德福教育聯盟的調查,畢業生上大學42%選理工科,47%選文科(包括藝術科)。華德福教育的教學藝術,突出藝術化的教學,這樣,學生不會感到無聊,保持學生對知識和求知的慾望。老師會在孩子不同年齡階段,使用不同的藝術化教學手段。華德福畢業生能保持終生學習的動力和能力,以及積極面對生活,跟早期藝術和藝術化的教育有直接聯繫。
6,華德福不挑選孩子,而是挑選家長。
很多認同華德福教育的人,未必認同辦華德福教育的人以及教他(她)的孩子的老師,這就是信任的問題。華德福教育必須建立在家長和老師之間的信任關係上,如果家長對老師和學校一開始就有不信任的東西,入學之後,一旦聽到或看到某些現像印證了最初的懷疑,問題就不能解決了。華德福學校也有非常挑戰的孩子,要面對挑戰的孩子必須要家長的信任和合作。其實,有些孩子的挑戰一直到畢業也沒停止過,如果學校和家長未能建立起信任關係,家長很快就決定退學了。
我們在生活中也有過數不清的合作,在某種意義上說,合作就是希望互惠互利,取長補短或雙贏,當然也包括了互相利用,狼狽為奸和同流合污等。華德福教育提倡的合作是為了孩子的成長,分享共同的價值觀。學校和家長未能建立起信任關係的關鍵因素就是未能分享共同的價值觀。學校有責任和義務在你們的價值取向方面,跟家長做充分的溝通,而不是為了吸引家長把孩子送來,去給迎合家長的口味。
7,華德福老師都是追求精神生活,不顧物質生活的一群理想主義者。
華德福教育確實是理想化的教育,從事華德福教育的老師確實在實踐自己的理想。而很多人卻把自己的理想冰封起來,“到發財了、賺夠錢了、中了獎或退休之後”再去實現。不同的是一個可以實現的理想,一個是未能實現的理想。
我們通常把追求那些聽起來比較渺茫的、不切實際的理想的人,定義為理想主義者。那麼,從事華德福教育的老師是做理想化的教育,在實現自己的理想,應該歸類為現實主義者。華德福學校的老師看起來都比較清貧,不等於對物質沒有追求,就如很多窮人不等於不追求財富那樣。那麼,為什麼華德福學校的老師收入那麼低呢?這跟社會的價值體係有關。
如果社會非常看重孩子接受華德福教育,那麼,華德福學校的老師應該得到很好的收入。但是,我們這個社會整體是笑貧不笑娼的價值觀占主流,那些理想主義者有些高處不勝寒的感覺。在文明和盛世的社會裡,每一個人都能按自己的價值取向去生活,那是天經地義的事。可是,現在大多數的人從事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辜負自己的良心、理想和幸福快樂,同時又把自己的理想冰封起來,四處去尋找幸福和快樂感。在物質豐富和實現理想不可兼得的時候,你的選擇就決定了你的價值取向。
8,華德福都是吃素,耕田回到農耕時代。
華德福教育建立在人智學的基礎上,保護每一個獨立的靈魂,讓他們健康地成長,有健康的身體,未必有一個健康的精神狀態,有不健康的精神狀態的人,會引起身體不健康。因此,要有一個健康的精神狀態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身體實際上是經過人的新陳代謝消化處理食物建立起來的。在我們目前農業工業化生產的現在社會裡,添加劑、農藥和化肥氾濫,加上環境嚴重污染的情況下,食品成為了不安全因素。很多華德福學校的老師比較認真地對待食物問題,堅持活力農業中提到的農業和營養觀點,不是要回到原始的農耕時代生活,是用傳統的農業耕作就可以有健康和安全食品。
9,給孩子自由,跟孩子平等對話,什麼都讓孩子自己來就是華德福。
華德福的孩子是理解和接受了很多界限之後的自由,華德福老師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的對孩子進行引導,可是,高中的孩子不需要完全接受老師的引導;但是,他們會主動提出讓老師指導,孩子會從接受老師指導到挑戰老師,再到自願去請教老師,這裡包含太多教育理念和教育的藝術的。
很多中國家長,受到“蹲下來跟孩子對話”的影響,缺乏對孩子的正確引導,不給孩子設界限,結果是孩子控制了大人。這樣的孩子到成人之後,就缺乏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或過於自負。
美國普通家庭的教育誤區就是讓孩子過早像大人那樣有主見,很多人到了30大學讀不完,40歲了也決定不下來是否結婚。50歲才決定要個孩子,可是太遲了,只好收養一個。蹲下來跟孩子對話的真實含義要掌握好,我們說的是不把孩子當一張白紙,不欺負孩子不懂,用william Blake英國詩人的話:Child is the father of Man“孩子是成人之父"。 我們要跟孩子一起成長,如果我們能尊重孩子,孩子讓我們成為成人。
10,“大不了就去華德福唄!”把華德福當做理想的天國,或醫治百病的良醫。
華德福教育在教育多元化的國家裡,只是一種可供選擇的非主流教育之一。對於很多人來說是非常理想的教育,但是,也有人去追求其他的更理想的教育。華德福教育不僅是提倡一種健康的教育理念,也在提倡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如果只選擇這種教育,不選擇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未必是華德福提倡的那種),孩子進了華德福學校也許會被你的價值觀混淆,因此,選擇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比選擇華德福重要得多。
認真去審視自己走過的路,做過的事,經過的波折,只要提起勇氣去面對,不需要什麼高人點陣,你都能知道正確的方向在那裡。剩下的工作是如何開始走出自己的困境,再去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
如果你的城市也有人辦華德福教育,最好檢討它是不是華德福的方法就是,辦學的人和老師是否能通過孩子的教育,給那些家長的生活態度和價值體繫帶來積極的影響,他們是否在分享共同的價值觀,再去看老師如何對待孩子。
11,華德福教育是如何如何?蒙氏教育氏如何如何?喜歡知道兩者的長短,希望能取長補短?
我們在了解華德福或其他教育的時候,存在著立場混亂的地方。本來對某個教育理念好像已經有了一個觀點,可是,聽一些人討論華德福或其他教育之後,開始懷疑自己的觀點和立場了其實,自己未必知道,如何形成了某個觀點的,也不知道自己的這個觀點是建立在一種教育理念上的。
每一個人學習新東西的時候,都會學習自己認為好的地方,當然也是自己能理解並可以操作的東西,這些往往都是比較容易的部分,也就是表面的東西。能體現華德福和蒙氏的教育核心的東西,相信沒有花一定的時間去學習和實踐是不行的。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對華德福和蒙氏的理解不會太深入,因此,他們對這兩個教育理念中的概念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樣。當他們討論的時候,不得不使用概念,而使用概念起來,說者理解的和聽者理解的不一樣,有些牛頭不對馬嘴的感覺,也就引起了爭論。
沒有長時間去學習和研究,並實踐華德福教育和蒙氏教育氏,就希望優化組合兩者,估計也只能組合到比較容易操作的地方。香港華德福幼兒園的創辦人在英國辦了25年的蒙氏幼兒園之後,在英國接受華德福教師培訓,在香港辦了六年的華德福幼兒園。我問她可否把這兩個教育體係做個徹底的比較,她說,可以做到徹底,可是做不到公正。
12,? ? ?
大家可以補充,有空繼續。 。 。 。 。 。 。 。 。 。 。
11,華德福教育是如何如何?蒙氏教育氏如何如何?喜歡知道兩者的長短,希望能取長補短?
我們在了解華德福或其他教育的時候,存在著立場混亂的地方。本來對某個教育理念好像已經有了一個觀點,可是,聽一些人討論華德福或其他教育之後,開始懷疑自己的觀點和立場了其實,自己未必知道,如何形成了某個觀點的,也不知道自己的這個觀點是建立在一種教育理念上的。
每一個人學習新東西的時候,都會學習自己認為好的地方,當然也是自己能理解並可以操作的東西,這些往往都是比較容易的部分,也就是表面的東西。能體現華德福和蒙氏的教育核心的東西,相信沒有花一定的時間去學習和實踐是不行的。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對華德福和蒙氏的理解不會太深入,因此,他們對這兩個教育理念中的概念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樣。當他們討論的時候,不得不使用概念,而使用概念起來,說者理解的和聽者理解的不一樣,有些牛頭不對馬嘴的感覺,也就引起了爭論。
沒有長時間去學習和研究,並實踐華德福教育和蒙氏教育氏,就希望優化組合兩者,估計也只能組合到比較容易操作的地方。香港華德福幼兒園的創辦人在英國辦了25年的蒙氏幼兒園之後,在英國接受華德福教師培訓,在香港辦了六年的華德福幼兒園。我問她可否把這兩個教育體係做個徹底的比較,她說,可以做到徹底,可是做不到公正。
12,? ? ?
大家可以補充,有空繼續。 。 。 。 。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