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吳蓓:有一種生活叫華德福


吳蓓:有一種生活叫華德福 
  摘自《北京晚報》2008年9月15日 李崢嶸/文

另類教育
 雖然過去了九個年頭,吳蓓回憶起改變她後半生的那一天,依然很激動。

德國,一所私立學校:樸素的小木屋,每一件植物標本都好像藝術家的作品,從屋頂垂下來的花束宛如瀑布。課本自己編寫,自然課是榨蘋果汁洗羊毛種地,手工課是做木工打鐵編制毛毯,他們的考試是演莎士比亞戲劇……雖然按照世俗的標準,他們的大學錄取比例毫不遜色于普通學校,雖然他們也培養了很多藝術家、政治家,但是他們最自豪的是畢業的學生吸毒率、犯罪率最低、幸福感最強。

這樣的學校遍佈全世界70多個國家,從幼稚園到高中、成人教育機構、特殊教育機構,超過3000所。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華德福。

吳蓓一次一次被感動,她渴望瞭解華德福。“開始我沒有放棄大學工作,只是作為一個母親,一個環保主義者的好奇。2000年去日本開會,有人鼓勵我一定要去瞭解華德福。我就請假一年去英國留學,學了一年不夠,還想接著學。學校就說不能再為我保留崗位了,想留學只能辭職。”

留學並沒有具體學什麼教育學心理學,第一年的課程大都是手工和藝術活動。第一次上課用蠟塊畫自己的一生,從來沒有搞過藝術的吳蓓,竟不知道如何下手。華德福學校的老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之一是做針線,而吳蓓最後的針線活是8年前縫過被子。“千里迢迢跑到英國來做針線,這不是中國農村婦女才幹的事嗎?”這種心理讓她的針線和別的同學相比,針腳太大、不均勻。“我只是想趕緊完成作業,別人是享受過程。在動手的過程中,有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

就是在實踐中,擔任過13年大學物理老師的吳蓓挖掘出了潛能,她努力學習唱歌、做泥塑、寫詩、編故事、做玩具。她對記者說:“回想我和我孩子過去的生活環境,就好像物理實驗室,四周是白白的牆壁,什麼裝飾都沒有。我學了華德福以後,會在牆上掛一些畫,一些手工作品,讓家裏變得溫馨一些。環境佈置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吳蓓相信華德福教育專家Freya Jaffke說的話:“幼兒的環境應該是:愉悅的家庭氣氛,正常的談天和歌唱聲,而非噪音和吵架聲。我們也應盡可能保護幼兒不受工業技術產品的‘污染’。例如:電視、錄音帶等。柔和、單純色系的搖籃床巾和兒童臥房的牆飾,比起所謂可愛、稚氣的動物圖案的布料和五花八門的壁紙,對幼兒更能發揮鎮靜作用。如果我們上街,也應儘量避免讓幼兒接觸太多視覺刺激和人聲鼎沸的喧嘩。”為什麼英國孤獨症孩子越來越多?其中一個原因是太多的資訊、太多的選擇,幼小的孩子承受不了。因此,華德福幼稚園要求家長儘量讓孩子遠離媒體,包括電腦、電視、收音機、音響等。儘量給孩子穿棉、麻、絲綢等質地的樸素衣服。

吳蓓2003年回國,留學期間的日記集《英格蘭的落葉》由三聯書店出版。翻譯的兩本華德福教育書籍《學校是一段旅程》和《解放孩子的潛能》,看過的人都說好,就是找不到出版社。輾轉到2006年6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現在已經銷售一空。還翻譯出版了兩本印度聖雄甘地的著作。2005年9月她在天通苑創辦了北京第一所華德福家庭式幼稚園。後在房山某幼稚園開辦華德福實驗班。2007年11月,協助3位家長在西三旗創辦華德福家庭園。今年2月被聘為李躍兒巴學園華德福教育的顧問。 
漸熱中國
 在中國,華德福教育從一個幾乎沒人聽說過的名字到現在,很多關心教育的人如果說不知道華德福,也許會被人認為太遜了。吳蓓談到華德福為什麼在中國熱起來:“華德福很重視藝術,音樂、繪畫,不管哪個年齡段的人都會喜歡。而且在各個國家都能和當地的文化相融合,很重視節日。我成長在一個很西化的家庭,小時候家裏從來不貼春聯。‘年怪’的故事,我是到了英國才第一次得知。2006年春節我第一次在家裡貼窗花、貼對聯、倒過來的‘福’和灶神畫像。我想是通過給孩子們過節,改變了我,激發出潛藏深處的‘中國魂’。”同時經過這些年的智力開發,家長開始反思教育。有句話叫做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吳蓓就說,人的一生是長跑,起跑第一的並不是終點也能跑第一。萬物皆有時,一定的時候做一定的事情。很多過早開發智力的孩子很早就喪失了學習的興趣,而華德福培養的孩子往往終身都保持著學習的熱情。

曾經有人以畫蘋果為例說明教學方式的不同,美國老師發給每個孩子一個蘋果。日本老師放一個蘋果在講臺上。中國老師在黑板上畫蘋果,全體學生照著老師的標準畫。華德福老師可能會講一個和蘋果有關的故事,然後根據自己對蘋果的感受,畫出每個人心目中的蘋果。這樣畫出的畫,無法比較誰畫得逼真,或誰畫得好,每幅畫都很特別。吳蓓留學期間,還看到別的班級學生畫酸、甜、苦、辣的感覺。

為保護孩子的童年,華德福幼稚園創造出如同夢境般的氛圍。“孩子非常稚嫩柔弱,不能一下子把外面的東西暴露在孩子面前,即使他們知道了也無法改變任何東西。”

國內有些幼稚園牆上還有剪報,每天的國際國內大事。吳蓓很震驚:“華德福教育認為應讓小孩關心小孩的事,我聽過小學三年級的新聞課,每週一早上老師讓孩子們說說週末發生的事情,他們說我家小狗、我家小貓、我和哥哥去樹林玩、我媽媽生了個小嬰兒——這就是孩子眼中的新聞。等孩子們的獨立思考意識覺醒了,再和孩子們討論國家大事。”
成為自己
 華德福教育有一個重要特點,投資者永遠不分紅,盈利只能用於擴大教育和師資培訓。對這一點吳蓓說:“非盈利我是完全認同的。盈利就容易背離教育的本質,作出對孩子不利的事情。是不是會制約華德福教育的發展?也是困擾我的事情。在英國和美國,政府不撥款,北歐比如瑞典會有補貼。”

即使在國外,華德福的老師收入也遠遠不及普通學校教師,可以說從事華德福的老師都是理想主義者。經過這幾年的辦幼稚園試驗,吳蓓感到最困難的還不是資金,最困難的是師資。“華德福不是一套模式,沒有課本,本質上是人身心靈逐漸成長和自我完善,永無止境的學習,對藝術生活的熱愛。華德福教育沒有硬性的條條框框,而是要求老師深入地掌握華德福教育的兒童發展觀。創始人斯坦納認為當一個人真正瞭解人類的本質,就會放鬆內在的靈魂生命而展露笑容,不瞭解人類的本質才會露出不悅與憤怒的臉色。當一個人的內在充滿了對人類本質真正的瞭解時,這種光彩必會散發在他的臉上,而他必定能做一名優秀的教師。”

雖然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聯合國開始向世界各國推薦華德福教育,但是依然是非主流的教育。為什麼?
 吳蓓談到了幾個原因:

一、和現代社會商業潮流相背離。
德國一位華德福老師40多年沒有買過一個玩具,所有玩具全是自己動手做的。對大多數人來說,從商店買成品最為省事、便利。自己動手做玩具很難做到。其實父母動手做飯、做玩具、修理物品都是孩子所受教育的一部分。年幼的孩子是通過模仿來學習的,如果我們身邊的一切事情由機器來做,食物買現成的或到餐館就餐,衣服由洗衣機來洗,大人在家裡大部分時間在看電視。想像一下小孩子看到父母一動不動地坐著,他從中能學到什麼?

二、提倡吃有機食品

在歐洲和美國的華德福學校基本上給孩子提供的食物是有機食品,有些學校還有自己的菜地。對我們的身體好的食物對大自然也好是有益的。但是價格就會很貴。很多人不願付這筆錢。

三、不看電視。家長也儘量不看電視。
我在英國留學,全校200多人,沒有電視。國外統計25%的歐洲兒童都有語言障礙。看電視太多了。我在英國的房東,5個孩子有4個孩子都在華德福學校讀書,除了最大的14歲,房間裡有一台電視機,其他的孩子包括父母的房間都沒有電視。雖然幼稚園和小學階段不贊成孩子看電視、玩電腦,但是到了中學,他們會學習電腦。華德福不是一味排斥現代技術,而是強調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情。”

在吳蓓最新出版的《請讓我慢慢長大》一書封底寫著“華德福教育不僅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觀點,而且是一種與眾不同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吳蓓自己的生活就“很華德福”:基本素食,穿戴簡樸,不用或少用奢侈品。

今天的吳蓓依然沒有穩定的收入。她用廢紙製作名片,只寫自己的名字和聯繫方式:“有穩定的工作和社會地位固然重要,然而令我喜悅的是成為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